共24题,约10100字。四川省富顺二中高2008级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月3日晚6:50——9:20
命题:高波 杨媛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淤积 迂回 愚昧无知 长吁短叹
B.酬谢 绸缪 踌躇满志 平畴千里
C.韧性 烹饪 色厉内荏 万仞高山
D.偏方 骈文 翩跹起舞 一叶扁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沏茶 予人为善 倾尽全力 己所不欲,勿失于人
B.过分 奇乐无穷 掉以轻心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C.临摩 查明真相 自乱阵脚 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D.笼络 沽名钓誉 美轮美奂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巴以边界一场大火,100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世界。
B.你应该与朋友合作搞这个新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D打好基础才能造房子,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是得寸进尺的心态,却往往影响人们对这一真理的认识。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B.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C. 应对污言秽语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其置之不理,就好像人永远不要和猪摔跤一样,双方只会搞得一身泥,而这正是猪喜欢的结果。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题3分 共9分)
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士人影响之深。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