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00字,图表式教案。
一、导入
1、教师屏幕展示
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指名学生回答“句读”之含义。
3、学生齐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举例
例:“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 留”这句话可以有几种断句之法?
答:1.下 雨,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 留 。
2.下 雨 天,留 客 天,留 我 不 ?留 。
3.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 留。
4.下 雨,天 留 客? 天 留 我?不 留 。
5.下 雨 天,留 客? 天 留 ,我 不 留。
二、新课
(一)、概念
1、什么叫断句?
答: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ó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此题型。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óu)。
2、考情预测
文言断句其实考测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必修三第四单元专门探讨了断句的问题,北京、上海等地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也出现了断句题,因此,可以推知,江苏新高考考断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对这种题型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断句方法,加强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二)、方法
1、断句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