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5 16:36: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共1课时。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 欧·亨利 
[教学目标] 
通过对小说的研习,使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感触和认识:坚强信念、珍爱生命。 
[教学设想] 
这是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作品中着力弘扬了人性美,展示人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作品可学习的东西很多,比如结构艺术、语言艺术、小说内涵等,对于这幅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画,拟采用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赏读、研读的过程中,感悟小说震憾人心的力量,同时引导学生加深对生命的思考与认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能想像吗?常春藤上的一片叶子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片叶子呢?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的永不凋落?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简介作家及其创作情况(多媒体展示)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三、先找同学来概述一下故事情节 
四、研读文本 
1、大家读了小说,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来谈一谈你认为这篇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 
[提示]最震憾人心的情节当属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 
找学生朗读结尾部分苏艾揭秘的一段话。 
2、原来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画在墙上的。请根据文章中有关内容,说说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先找出文章集中描写贝尔曼的地方,读一读,再谈看法。 
[提示] 
初见贝尔曼(30—35):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再见贝尔曼(52—55):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让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崇高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让人为之感动。 
3、大家看作品的第30节,贝尔曼是个失意的人,作画40年也没有什么成就,“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你认为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