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ppt9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九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1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5 11:56: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44张,内容丰富,画面生动形象,学生易接受,知识面广。教案约1740字。
范进中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吝啬鬼严监生的故事引出《儒林外史》
二、作家作品
1、吴敬梓,字敬轩,清代小说家。
他出身世代书香门第,早年热衷功名,但考场屡屡失意(与蒲松龄类似),家境由富到贫,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与曹雪芹的遭遇类似),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科举制度有较清醒的认识。
2、《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主题:全书以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主要内容,反映作者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科举制度,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的思想。
3、介绍科举制度
始于汉代,随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越来越反动腐朽。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运用八股格套,这一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培养了一批科举制度下的奴隶。清代科举制度:童试(秀才)-------正式三级:乡试(省城)-------会试(礼部)-------殿试(皇帝主考):状元、榜眼、探花。封建时代最高学府(太学),明清时代最高学府(国子监)
三、整体把握
听(朗)读课文,思考:
1、文章都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2、把握文章脉络,为文章划分段落
注:可以按时间顺序划分,即中举前(1、2自然段)和中举后(3—12自然段)
也可以按小说故事情节的几部分进行划分,即:背景(第1段:贺喜训话)、开端(第2段:借钱应试)、发展(第3、4段:集市卖鸡)、高潮(第5—10段:发疯治疯)、结局(第11、12段:接受馈赠)
四、布置作业
在文中找出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表现的语句和胡屠户变化的语句,完成表格。
第二课时
一、复习作家作品情况
二、复述故事情节(按照提示文章脉络的关键词来进行复述)
三、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对比手法的妙处
1、范进
检查表格完成情况,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性格的对比归纳出他的形象特点:热衷功名、逆来顺受、虚伪世故
2、胡屠户
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的称呼、外貌的描述、贺礼、动作的对比,体会他的形象特征: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
3、在文中再找出描写乡邻及张乡绅的地方,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
乡邻:前倨后恭
张乡绅:老奸巨滑、吹捧逢迎、善于巴结权贵
4、小结:感受社会环境,体会作者的讽刺手法
这是一个用是否中举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由此来决定对此人的态度的社会,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世态炎凉的社会。作者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使讽刺意味更加强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