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本教案内容简单,内涵丰富,能够很好的启发学生,培养学生感恩品德。
懂 您
——《我的母亲》教案
惠州市实验中学 何彦超
一、
教学目的
1、体会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
2、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怀念和愧疚之情
3、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体悟亲情
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心感受母爱、珍惜亲情、善待父母的品德
三、 教学难点
对文章中作者情感的把握,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四、 教学方式: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一副画面(一双小手牵着一双大手)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寂静山林》,让学生在宁静优美的环境中感受气氛,迅速进入状态。复习以前学过的《游子吟》。
二、 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
1、展示老舍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从照片上感受老舍重视亲情的一面。
2、幻灯展示老舍的介绍资料:老舍(l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2岁时,父亲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1924年夏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其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后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其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回国后,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三、文中叙述了母亲哪些故事?
母亲的身世、母亲出嫁、母亲生“我”、母亲勤俭持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保护儿女、母亲对儿的理解与牵挂等。
四、分析课文当中母亲的几个细节,并通过这几个细节来分析作者的母亲的人物形象。
(一)三哭为何?原文:
(1)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2)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3)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