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00个字。
26.鱼我所欲也
作者;cfbai
本课重难点提示及高效解题要诀
1.重难点提示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学习时要能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类。在本课“ 课堂基础巩固练”中的第2、第4题,在“ 课后强化提升练”中,第1、第2题、第5题的的相关题目,在“ 精典考题综合练”中第3题的相关题目。设置这几道题目旨了引导学生能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扎实的掌握,并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这是本文一个难点。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并采用排比手法,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2.高效解题要诀
熟练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和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基本用法;我积累文言词汇,丰富文言仓库,夯实基础。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的基础。
A 课堂基础巩固练
(时间:15分钟 分值:30分)
1. 给加点字注音。
苟( )得 箪( )食 豆羹( ) 蹴( )尔 不屑( ) 妻妾(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二者不可得兼( )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3)此之谓失其本心( ) (4)贤者能勿丧耳( )
(5)故患有所不辟也(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1)乡为生死而不受 ____通______ 词义: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通______ 词义:________ ______通_____ 词义:______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通_______ 词义:_______
(4)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通_______ ,词义:_______
4.根据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生,亦我所欲,_____,_________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 。
(3)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乞人不屑也。
5.翻译下列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课后强化提升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
A、故不为苟得也 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3.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根据文后要求进行修改。(3分)
①读报是每天都要做的事,积累报纸资料也要有恒心,否则往往事半功倍。②一疏忽,一间断,就有可能被有价值的资料白白遗漏。③陈毅同志在给儿女的诗中告白道:“应知学问难,在于点滴勤。”④积累报纸资料,就要发挥这种“点滴勤”的精神。
句①中有个词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句②中误用介词,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句③中“告白”应改为____________
4.仿造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2分)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