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崤之战》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三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16 10:26: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400字。
秦晋崤之战
一.《左传》简介:
(一)优秀的历史著作:《左传》是第一部完整系统、详细具体记载历史事实的编年体史书。
1.《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左传》的全称是《左氏春秋传》或《春秋左氏传》,也就是说《左传》是解释《春秋》的,因此,说到《左传》,就不能不提到《春秋》。《春秋》为什么需要解释呢?这要与《春秋》叙事特点有关。(关于《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但历代学者对此说法都有异议,很多学者认为,左氏不是左丘明,而是战国时代的无名氏,《左传》记录了一些战国史实。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但只有鲁国的史书保存下来,《春秋》就成了鲁国史官所编史书的专称。以前说《春秋》的作者是孔子,但是专家考证并非孔子所作,而是鲁国史官所著,孔子对它进行了整理、加工、修订,这是毫无疑问的,正因如此,《春秋》也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以鲁国十二公为序,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记载了242年间发生在鲁国和周王朝及其他诸侯中的大事件。
《春秋》的叙事特点: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用词极其简练、准确、严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事件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就是所谓的一字寓褒贬,如宣公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赵盾并没有杀晋灵公,但是作为晋国的执政大臣,他对上没能劝谏晋灵公改过自新,对下没有能阻止臣子杀君王,虽然不知情,但弑君事件发生时又没有逃出晋国国境,因此对于弑君事件他必须全权负责;因为是臣杀君,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故用“弑”字;因为晋灵公是昏君,故直书其名“夷皋”(古人除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直呼其名外,对他人不称其名而称其字,以示尊敬。)但由于《春秋》用词太简洁,如果不加以解释,它的微言大义人们无法理解;另外,由于《春秋》的叙事太简单,人们从中无法知道这件历史事实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因而,在对《春秋》的“微言大义”进行解释的同时,还需要对历史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补充。
例如《春秋》鲁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只用了9个字,只告诉人们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他的弟弟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但是郑庄公和他的弟弟段为什么骨肉相残、兵戎相见?他们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激化的?如何解决的?从这一句话中是无法知道的,到了《左传》用了540个字,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文章的叙述有起因、有经过、有人物对话、有情节细节等。(讲述《郑伯克段于鄢》的大意)
把《春秋》和《左传》作比较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左传》是第一部完整系统、详细具体记载历史事实的编年体史书。
2.《左传》与《公羊传》、《毂梁传》比较
《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合称为“春秋三传”为什么《左传》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而其他两部却没有这样的评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