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14 23:41:3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00个字。
《狼》教案
宁波七中陆琦
教材分析:
《狼》一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共有三则,选文是第二则。狼三则都是表现狼的凶残与贪婪,这与作者在《梦狼》一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梦狼一文中,作者把贪官污吏比作择人而噬的狼。因此教师应该以这篇课文为窗口,引导学生产生对《聊斋志异》的阅读兴趣,了解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写作特点。同时,作为一篇文言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阅读、解释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部分关键字词及词类活用;能借助书下注释初步翻译、理解课文。(重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谈论的方法来解决阅读中产生的困难。
3、  情感与价值: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阅读《聊斋志异》;使学生初步产生对蒲松龄的了解。(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你的印象中,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呢?(1-2分钟)
看来,狼这种动物给我们留下了(     )的印象,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也曾写过狼,而且写了三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则。请同学翻开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致的意思。
(3-5分钟)
(请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3)
(板书左:字音,随机生成)
2、刚才这位同学朗读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说说课文所描绘的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10——15)
(学生自己找,解释课文原句并用课文原句说明理由)
(板书右:犬、洞、隧、敌、前)
(1)“一狼得骨止……”表现狼的狡猾、团结。
(2)“一狼径去……”表现狼的狡猾、聪明(诱敌之计)
    (3)“狼不敢前……”。为什么不敢上前?因为畏惧屠夫手里的刀。
(是因为屠夫占据有利地形,而避免了“前后受其敌”,狼为了避免损伤而选择了使用计谋,这也是狼的明智之处)
   三、 同学们在阅读过课文之后找出了这篇课文中狼的形象,都说得很有道理。那么在课文中蒲松龄又是怎么来评价这两只狼的呢?(5)
       (狼亦黠……)翻译
        蒲松龄评价这两只狼只用了一个字:黠。那么和同学们的分析有没有矛盾呢?
        (因为贪婪凶残而狡猾,这一个字就涵盖了狼所有的本性)
        在蒲松龄另外两则狼中,狼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因为另外两则原文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老师把选了其中一则并把它简单地概括翻译了一下。(ppt)
        同学们笑了,为什么笑?(因为这只狼很愚蠢,它的愚蠢是因为贪婪)
        那我们课文中的这两只狼可笑么?蒲松龄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