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00字,共2课时。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第二板块:神奇的自然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
江苏省洪泽中学 张宝玉
教学目的:
⒈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⒉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⒊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⒈指导学生编写段落提纲,弄清本文结构。
⒉把握说明方法,鉴赏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⒈领会修辞妙处,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⒉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它叫——(学生齐答:荔枝)。
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请同学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基础知识介绍:
⒈关于荔枝的简介:荔枝属无患子科。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唐朝朱应《扶南记》对荔枝一名解释为:“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lí)其枝,故以为名。”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的珍果,已早被历代墨客所称颂。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我国民间常把荔枝作为滋补品,中医用荔枝治病历史悠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荔枝核含淀粉57%,是酿酒的原料。荔枝木纹理细密坚实,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和制作各种家具的优良材料。荔枝根可提取单宁,是上等的防腐涂料。荔枝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一棵30年以上的荔枝树,花期可泌蜜15-20公斤。荔枝蜜是蜜中上品,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糖和20多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滋补作用。荔枝除鲜食外,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外贸出口最具竞争力的果品。荔枝干早已驰名,近十多年来,荔枝深加工为荔枝酒、荔枝罐头、荔枝汁等系列产品,已畅销国内外市场。荔枝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很大,种后稍加管理,4-5年便可挂果,一般种后10年树株产可达50公斤,30年树株产在150公斤以上。它结果时间很长,长达几百年甚至千年。
⒉解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