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5 22:20: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人生的境界》实录
一、         导入:我国的漫画家丰子恺曾说:人生应该有三层楼,底楼住物质,二楼住精神,三楼住灵魂。法国的雨果也认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追求一种高品质的人生境界。人生旅途中,我们会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那么作为人都会有着怎样的人生哲学呢?让我们到冯友兰的哲学随笔《人生的境界》中寻找答案。
二、          介绍作者、解释课题 
 冯友兰的照片?请看课本前一张插图。照片上的人,智慧的头脑,深邃的目光,银白的长须。我来介绍一下:冯友兰,未名湖畔的学子,留学美国的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的哲学教授,中国的哲学家,世界哲学智慧天空中的灿星。 
(二)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从晋唐以后,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这里首先要说明几个概念。我们经常说六根清静,大家说是哪六根? 
生: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师:大家可以看到,这都是我们的感官,我们通过这些感官来感知外部世界。
什么是六尘?师:色、声、香、味、触、法被称为六尘。六尘基本上概括了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这就是所说的花花世界啊,在勾引着我们。当六尘作用于六根,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产生种种感受,并作出不同的反应,佛学上把这种意识活动之中的主观感受称为境界。 
 境界这个词后来不断地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联姻。比如清代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类似的这种境界在佛教里面表述得很多,再比如禅宗开创者慧能一则著名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家经常见到武侠小说里和尚双手合什,嘴里嘟嚷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师:我讲一个笑话给大家听。从前有两个和尚要过一条河,有一个女子也想过河,水大,过不去。老和尚就背起这个女子过河。到了河对岸放下这个女子,两个和尚继续赶路。走了好一阵,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师父,你不是说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你为什么要背女子过河?”老和尚回答:“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可你到现在还放不下。”师:明白了吗? 
师:老和尚虽然背女子过河,但心中无色,色即是空。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背上是空,但心中有色。这两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我想起了以前演过的一个电影《少林寺》,里面有一个和尚爱喝酒,经常念叨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的境界可能比那里谨遵戒令的和尚要高,因为戒令毕竟是有形的东西。 
师:好了,明白了境界是怎么一回事情,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最多用五分钟时间看完课文。(学生看书)
三、          理清思路,概括大意。  一)、跳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考虑第一个问题:冯友兰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师:第二个问题:冯友兰认为精神境界可分为几种?都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生:冯友兰认为人的精神境界可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它们的关系是依次从低到高。 
师:第三个问题:各种境界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是觉解的不同。师:“觉解”的意义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