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8/31 10:45:5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910字。
最后的常春藤叶
唐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欧亨利小说中环境,人物,情节的特点及技巧。
2、.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勇气。 
二|教学的基本思路
1、复习小说三要素的相关知识
2、布置课外了解欧亨利小说的特色,并阅读其代表作。
3、课后安排课本剧的表演
三、教学步骤:
(一)介绍欧亨利和他的小说创作。(检查预习)
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小说的最大特点在于“小说的意外结局”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局”。(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指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被喻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二)课文的导入
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曾经被译作《最后一片叶子》(The Last Leaf),现译为《最后的常春藤叶》,新教材也选择这一译名,你怎么看?常春藤含有寓意,表示永久,生机,活力,也许译者向我们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是在探究什么才是世上永存的事物。   
生命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是何其重要,而爱,则是生命中最为温情的存在状态。珍爱生命的人是值得褒奖的,而那些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在关爱着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性光芒的最伟大的赞美诗。今天,就让我们随美国作家欧•亨利走进他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去瞻仰这样一位“生命的歌者”,在感动中接受灵魂的洗礼,精神的升华。
(三)小说三要素的梳理——环境、情节、人物。
1、情节
l         请学生通读全文后,写一份故事梗概,进行交流。
范文:美国纽约,华盛顿广场的西区,有一个艺术家们聚居地——格林威治村,贫穷的女画家苏艾和琼珊以及她们的邻居老贝尔曼——一个画了一辈子画却还没名气的画家就住在此处。寒冷的冬天里,琼珊得了严重的肺炎,而且病情越来越重。她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住所窗外最后一片藤叶上,以为藤叶落下之时,就是她生命结束之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屋外的风刮得那样厉害,而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但最后一片藤叶仍然长在高高的藤枝上。奇迹出现了,琼珊没有死。原来是一直默默无闻的老画家贝尔曼,了解到她的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