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字。
诵读,语文教学之本
河南省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 刘西峰 476200
【摘要】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语文还给语文课,把琅琅书声还给语文课堂。新的教学体制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诵读,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写作兴趣的酵母。语文教师只有在“读”上做文章,把读放在首位,才能让学生在对汉语的诵读中体会其优美的节奏和韵味,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敏锐的感受力,这样“诵读”这道语文大餐也必将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丰富的营养,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这块乐土上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诵读 语文教学之本 语感 审美能力 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界定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是我国语文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它标志着我们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后,终于突破层层认识障碍,看清了“语文”的真实面目: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对改变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很有意义。
勿庸置疑,早一些时期在全国上下盛行一种“做题式”的语文教学,目前仍在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做题式”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很少去关注教材的人文内涵,而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派生出了大量的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造成了对“读”这个学语文的最基本的环节的淹没性冲击,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精力和权利,致使学生读写兴趣严重丢失,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青少年,一旦失去了弥足珍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对祖国语言文字就无所谓兴趣,在没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语言教学,必然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笔者认为,“做题式”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再也不能为了自己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学生一生的利益了。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语文还给语文课,把琅琅书声还给语文课堂。新的教学体制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
一、诵读,是学好语文的根本。
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它的每个音节都带有音调,它的每个词汇都富有表现力,他的每个语句都具有鲜明的节奏,富有音乐性。汉语这种特有的音韵美,决定了汉语特别适合诵读。“诗经”、“楚辞”、“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如果不靠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