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教学目的:<br>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br>
2.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br>
二、教学重点、难点:<br>
1.重点: 理解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br>
2.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br>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br>
四、教学步骤:<br>
第 一 课 时 <br>
一、词语补释:<br>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br>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丝还连着。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br>
二、解题:<br>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构桥事迹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br>
荷花淀: 1.淀:浅浅的湖泊 2.荷花淀: 湖泊名,是白洋淀的一部分 3.歼灭鬼子的伏击战在这里发生 4.用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年轻可爱的抗日战士(铜墙铁壁、哨兵、荷花变成了人),象征年轻美丽的抗日妇女 5.荷花是美的,预示了作品轻松、优美的基调,对抗日群众寓有赞颂之意。<br>
三、作者简介:<br>
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七·七”事迹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这时还只有二十多岁。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解放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