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4620个字。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江苏海安丁所中学 丁海意
一、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不xiè( ) jūn( )裂 狡xiá( ) 邮chuō( )
喷tì( ) niǎn( )碎 打yē( ) 麦jiē( )
2.常识填空。(9分)
(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本单元四篇小说都属于_________小说。
(3)《孔乙己》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_家。
(4)《一厘米》作者是_________。《差半车麦秸》作者是_________。
(5)《清兵卫与葫芦》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家。
3.本单元有四篇课文:A.《孔乙己》 B.《一厘米》 C.《差半车麦秸》 D.《清兵卫与葫芦》(4分)
(1)揭示科举制度的丑恶的文章是________,表现抗战时期农民的生活的是________,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2分)
(2)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举出一两个细节具体谈谈。(2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B.禅城区设置路边停车场应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C.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
D.我和老王单枪匹马参加市运动会,夺得跳远冠军。
5.请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2分)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下列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超过25字。(3分)
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就其比例来说,视觉占83%,听觉占11%,味觉占1%。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75%。
7.口语交际。(2分)
根据《清兵卫与葫芦》的主题,谈谈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爱好。
二、阅读理解(44分)
阅读《一厘米》选段,回答问题:(10分)
陶影把小也的头发往下捺,仿佛拨去浮土触到坚实的地表。她摸到儿子柔嫩的头皮,像是塑料制成,有轻微的弹性。那地方原有一处缝隙。听说人都是两半对起来的。对得不稳,就成了豁豁嘴。就算对得准,要长到严丝合缝,也需要很多年。这是一道生命之门,它半开半合,外面的世界像水,从这里流进去。每当抚到这道若隐若现的门缝,陶影就感觉到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