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导读——《庄子》”导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8/6 17: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00字,共1课时。
“文化经典导读--《庄子》”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文化经典著作。但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儒家而言,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对于“孜孜以求”之外的中国传统知道知识分子而言,《庄子》则具有更高的地位:他是心灵的汤济,是精神的家园;是失意后慰籍,是得意时的棒喝。他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并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哲学、文学、伦理道德、民间习俗等方方面面。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读一读《庄子》。
教学设计:
  因《庄子》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本节课拟从《庄子》的寓言中,概括出几点与考试可能出现的题型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精神独立”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读《庄子》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探究梳理、拓展延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这就是《庄子》,一个美丽的存在,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所在。
  二、文本阅读,合作学习
  1、复习考纲关于文化经典考试的”内容,并进行解释。
  2、介绍《庄子》的思想。
  3、举例说明《庄子》寓言的寓意。
三、今年考试说明相关要求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化经典的要求为: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项取文章作为第Ⅱ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
四、试题举例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求而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求而为之战,是辅桀也。由君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考题:①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