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2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8/5 17:34: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00字,共1课时。
《致橡树》教案
(多媒体课)
镇海中学周爱红
教学目的:
1.学习《致橡树》的象征手法,分析木棉、橡树的形象。
2.理解诗人所追求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爱情观。
3.提高学生鉴赏、朗读诗歌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致橡树》的象征手法和进步的爱情观。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1:(课前准备:放〈〈梁祝〉〉VCD,营造气氛。)
走进这个教室,听着这优美而熟悉的音乐,我想你的思绪大概是飞了,或许你已想起了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或许你的脑海中还有这样一个片断——(放〈〈梁祝〉〉葬坟片断)。
导语2: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规范下的悲剧,一个女人不能自由选择婚姻,无力拥有真正的爱情的悲剧。然而在旧社会,遭受这样不幸的不仅仅只有祝英台一人,有的甚至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力,比如这一位——(放〈〈祥林嫂〉〉片断)。
导语3:千千万万个类似的不幸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人们:(屏幕显示)。
导语4:幸而,崭新的社会已经到来,女性的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瞧——(放《阅兵式》女兵镜头)。
导语5:
谁能说她们是弱者?我觉得,既爱红装又爱武装是现代女性精神的综合体现。在现代生活大潮中,女性在追求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想爱情。其实,早在1977年,就有一位女诗人说出了女性的心声,她就是舒婷。
二.作家作品简介:
1.显示舒婷像及简介:先读简介,后指着像问:漂亮吗?(我觉得,舒婷是一位乍看不好看,但越看越好看的女性:她是那样的有内蕴,特别是那一抹自信的微笑,真的很迷人。)
2.这是一首朦胧诗,简介“朦胧诗”,并要求在阅读过程中体会诗歌朦胧的特点。
3.舒婷托起了两棵树的形象,一棵是“橡树”,一棵是“木棉”。“致”意为“向对方表达情意”,可见,此诗是木棉向橡树表达情意,也就是说作者将她的抒情主人公化作了一棵木棉,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抒写情怀。那么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棵树呢?请看——(显示木棉、橡树图及简介)
4.当年,舒婷是引着读者赞赏的目光走向诗坛的,今天,让我们同样用愉悦的心情来读这首诗。首先听一下录音范读,请注意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并找出体现抒情主人公感情变化的关键句。(放范读)
三.初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