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00字,共3学时。
西西弗的神话
课时详解1
心苦,乐土也是地狱。
心乐,地狱也是天堂。
那自我抗争的命运比上帝的施舍更来得甘饴。古今中外,曾有多少文人迁客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变幻无常的人生,苦苦地思索着……《西西弗的神话》就是千百首咏唱人生的悲歌中的一首。
加缪在完成这本哲学随笔的时候,只有29岁(1943年)。和他的小说《局外人》、《鼠疫》等名著一样,《西西弗的神话》也属于他的成名之作,影响历久不衰。这本书语言简朴,风格淡雅,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鲜艳的色彩,但在平淡之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清晰的哲理,在其近乎白描的叙述中,我们体会到作者火热的激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西弗的神话》,走近加缪!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你读过那些外国文学作品?
②你还知道那些神话故事?西西弗的神话和中国的哪个古代神话故事类似?
③你了解加缪吗?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西西弗神话简介
西西弗为了得到河神的帮助,向他透露了宙斯拐走他女儿的内情。宙斯侥幸躲过河神的报复后,命令兄弟冥王把西西弗永远拘禁在地狱,以惩罚他出卖神祗的秘密。但西西弗毫不畏惧。他哄骗冥王而得以逃脱。结果战神赶来将西西弗捉拿归案,重新交给冥王处理。可西西弗还留有一手。他在下地狱之前,指示妻子不要埋他。他到了冥王的宫殿以后径直去见冥后,恳求道:“让我回到上界,安排好我的葬事,惩治怠慢我的人,三天内我就回来。” 冥后上当了,答应了他的要求。西西弗一回到阳界就推翻了诺言。最后,出动了赫尔墨斯才用武力把他拖回阴间。诸神惩罚他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但每当他快推到山顶时,石头的重量迫使他退后而巨石再一次滚到山底。他疲惫不堪的在山脚找到石头,又开始周而复始……
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
法国二战后 “精神领袖”的人物之一-----加缪
法国二战后有两位号称"精神领袖"的人物,一是萨特,一是加缪。在这两个人中,中国人更熟悉萨特,在八十年代,他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而加缪则知道了解的人要少得多,其实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加缪在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多,而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魅力仍然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母亲带他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生活极为艰难。加缪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933年起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加缪的小说最有名的要算《局外人》,《鼠疫》,哲理随笔有《西西弗斯神话》,《反抗者》。
加缪从1932年起即发表作品,1942年因发表《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小说《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评,但是《反抗的人》(1951)一书由于宣扬“纯粹的反抗”、即反对革命暴力而导致了他和萨特的决裂。主要作品还有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剧本《正义者》(1949)、小说《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 1957年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0年春,加缪乘坐伽里玛驾驶的汽车出游时,翻车身亡,时年四十七岁。
加缪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