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春联儿》教案
叶绍钧
有子荷戈
抗日战争时期,作家叶圣陶出任四川省立教育科学馆专门委员。他家住在成都西门外,
每次出城回家,为了省钱养家,;常常乘坐独轮车。曰久天长,叶圣陶认识了不少车夫,但和车夫老俞最为熟悉。
叶圣陶从老俞那里得知,老俞曾经当过兵,退伍回家后,先是租地种庄稼,只因难以维持温饱,这才退了田地,同二儿子一道,各推一辆独轮车进城谋生。他的大儿子在抗日前线打仗,已经由上士升为了排长。
不久,车夫老俞不幸遭遇飞来横祸:二儿子突发急病不治身亡。这令老俞悲痛不已。一天,老俞又遇上叶圣陶坐他的车,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叶先生,你说这世上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叶圣陶怕他伤心,便含混其辞地回答说:“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我也不大清楚。”老俞又说:“我从来没占过任何人的便宜,几十年来连小鸡都没踩死过一只,老天爷为什么还要这么惩罚我呀?”一时间弄得叶圣陶无言以对。
新年春节将临,那天,叶圣陶又坐老俞的车,老俞请求叶圣陶为他写副春联。叶圣陶坐在车上,一路精心构思,终于吟哦而就: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横批是:心诚天知。
叶圣陶回家后裁就红纸,亲笔写好,第二天送给了老俞。
过完春节,老俞见到叶圣陶后开口便说:“叶先生,您送的春联在我家大门上贴出来之后,私塾先生连声叫好,他都讲给我听了,对联写的正是我想说的内心话:我大儿子在前线打日本鬼子,对得起国家;我推车挣钱养家糊口,靠劳动安身立命,干这行比哪一行也不差。 先生您说是不是这个意思?”叶圣陶连连点头说:“这意思对极啦,对极啦。”
荷戈:戈为兵器,荷戈,指持枪打仗。庶:可以。推毂:推车。
上联针对老俞把自己的独生子送上前线去当兵抗日而写,称其不仅可以感到无“愧”,还应当感到自豪。下联结合老俞在家中辛苦劳碌,靠推“鸡公车”糊口度日的实际,对老俞的勤劳朴实深表敬意。联语贴切地概括了老人的生活,生动地说出了老人要说的话,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赞誉之情,同时针对当时的形势,还有感人的号召性和鼓舞性,实为佳作。
为挽救危亡,中华民族全力以赴,青壮子弟奔赴战场,妇孺老幼积极支前。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为此,叶圣陶把他与车夫老俞的交往及写的这幅春联,写进了散文《春联儿》一文,借以宣传抗战救国。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及情感。通过分析文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味细节,来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朴素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关心社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老俞形象特点的归纳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课前预习:
1、题目中的“春联”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联?什么意思?
2、主人公老俞的身份是什么?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中国,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的习惯。这些对联既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又传递了节日的祝福。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副对联的意思(投影“鹏程壮志亿万里,伟业腾飞千百年”,“福多财多喜乐多,人顺家顺前程顺”)。
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春联有关的,它就是叶圣陶的《春联儿》。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抓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2、理解本文“小说化”的文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