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17 10:11: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70个字。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诵读欣赏
执笔:顾小西
★教学目标
1.领会古诗描写的意境及主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3.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教学重点
领会古诗描写的意境及主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杰”王勃,那么大家知道“诗佛”是谁吗?(王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使至塞上》(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州人。21岁中进士,张九龄为相,提任他为右拾遗,后升任监察御史。唐朝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使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这首诗就是他在出塞途中所作。
张九龄罢相后,王维无意仕进,先后在终南山和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被迫接受伪职。平叛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又官至尚书右丞。晚年生活还是半官半隐,悟佛参禅,思想比较消沉,世称“诗佛”,著有《王右丞集》,他的诗与孟浩然齐名,史并称为“王孟”。苏轼评其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语。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二年中进士,任尚书司勋员外郎,诗名颇大,《全唐诗》编诗一卷。
陶渊明:人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他就是一个真的隐士。名潜,字渊明,一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之一,东晋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他时,家境已经没落。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
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以后十三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从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官场的污浊。由于受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陶渊明早年便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在他41岁那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该束带相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认为这有损他的形象,即日毅然辞官归乡,从此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过走上了归田隐居躬耕的生活。直到晚年,不改初衷,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63岁。“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陶渊明的一句名言。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源:尽头,源头,非“园”)记》、《归园田居》、《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归》五首大概写于辞彭泽令归田的次年,当时他42岁。本文选自五首之三首,写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字词正音:
候骑jì 燕然yān 崔颢hào 萋萋qī 晨兴xīng 荒秽huì 荷hè
三、学习《使至塞上》
解题:使:奉命出使。至:到。塞上:即塞外,旧指外长城以北地区。即:奉命出使到塞外
大漠:广阔的沙漠;长河:指黄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