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6000字。苏教版必修三、四的文言文复习讲义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 肖钢
(1)《离骚》篇
离 骚(节选)
屈 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诗人以自序的笔法首先追溯自己的世系目的是什么?
答: 2、、诗人详记生年和名字的由来是要强调什么?
答: 3、诗中以采摘香草比喻 ,以佩戴香草比喻 ,以婚姻比喻 。
4、“兮”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2)《五人墓碑记》篇
A.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曰:“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扑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蹈,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下列句子中“之”字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B.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C.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2.下列说法中有错的一项是 ( )
A.非常(非同寻常)之谋难于猝发
众不能堪(忍受)
B.卒(终于)与尸合
缙绅(指一般做官的人)而能不易其志
C.诗书(泛指经书)之训
编伍(指军队)之间
D.复有株连(牵连治罪)
矫诏(假托皇帝的命令)纷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苏州市民反抗精神的一组是 ( )
①敛赀财以送其行 ②扶而仆之
③则噪而相逐 ④哭声震动天地
⑤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⑥颜色不少变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答: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答:
5.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一句,为何用“嗟夫”开头?又用“几人欤”煞句?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