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案例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12 13:00: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10字。
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案例 
317527温岭市温西中学孙希凤05766965686
教学设想:
1.《山中访友》是一篇旨趣深远,行文独特的散文,不仅绘景细致,融情入景,还将景物人格化,且与之倾心交谈,表达回归并守护纯美精神家园的热望和喜悦。其最大特点不只在于想象别致,更在于角度由常见的欣赏大自然的旁观者,变为“物、我”相合的亲历者,但文中若隐若现的因尘世纷扰而寻求精神超脱的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企及,不妨依照编者的意图“……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那充满诗情的画面”。重点把作者钟爱自然的感情传达清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精神洗补的内容,这样学生往往容易接受,也更受迎。
2.多种形式朗读,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
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建立以探究、理解、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仿写等活动中理解知识的意义,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数学目标:
     1:有情感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借鉴本文写法,仿写
课前预习:
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小河流水》音乐及画面,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以此自然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用不用符号勾画出访问了哪些朋友?及怀着怎样心情去,为什么带回满怀的好心情?
     读毕、生答、师归纳板书
三:细读慢赏
1师生合读(师读1、2段,生选喜爱段落接读,配乐,其他同学静静听,想象画面。)
2选择最感兴趣的朋友和同桌说并讲清理由(可用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表示自己的喜爱),生回答中穿插朗读,领会情感。
3从这些朋友中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交流
四:仿写深化
亲近大自然会发现更多东西,那么我们如何和大自然对话呢?选择喜欢的景物说几句话。几分钟写作,之后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