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重点] <br>
把握课文的结构及内容,探讨文章蕴含的哲理。 <br>
品味课文的精彩语言。<br>
[教学课时]<br>
一课时。<br>
[教学方法]<br>
多媒体教学、讨论法。<br>
[教学过程]<br>
1、 投影⑴:课题<br>
2、 投影⑵:你认识黄鹂,了解黄鹂吗?<br>
3、投影⑶:你读过有关黄鹂的诗吗?<br>
投影出示关于“黄鹂”的四首古诗词。学生默读以后齐声朗读一遍。出示投影片一。 <br>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br>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br>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br>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br>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 <br>
还有:<br>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宋·晏殊《破阵子》) <br>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明·杨基《天平山中》) <br>
4、投影⑷:现代诗人徐志摩也写有《黄鹂》一诗<br>
很显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的黄鹂很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那么,黄鹂在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投影片二。 <br>
5、投影⑸:学习重点 <br>
分析、揭示并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br>
学习方法及步骤 <br>
解析结构——把握整体——抓关键句段——分析、揭示、评价文章主旨 <br>
整体把握文章,重点分析文章结构 <br>
对于长篇文章来说,解析结构,从整体上观照文章可以说是获取文章主旨的一把钥匙。我们先听录音朗读,并将文章的1~23段按时地变化分成四大块,然后对照投影片中表格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