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2 16:16: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030字。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挚情谊的眷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通过朗读、品读等形式,把读者带入美丽如画的江南水乡,品味景物描写的优美,心理描写的细腻,同时使读者感受到孩子们愉快的心情和作者对美好的江南农村的热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平桥村这个临海的小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淳厚如那里的山水一样令人沉醉、感动。
2.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文章材料的详略,是由中心意思的需要决定的。理解本文的详略安排,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真正理解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苦苦追怀,对精神故乡永久眷恋的感情,明确“社戏”只是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析字导入
同学们知道“社”字的起源吗?它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二、多角度感知
1.比一比速度。
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内容。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读得快,概括得简练而且准确? 
2.试一试身手。
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词句,理清文章的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试一试,从不同的角度概括故事。
  学生可能从以下的角度概括:
⑴从“事件”的角度。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详写3、4、5  略写1、2、6、7。
⑵从“时间”的角度。
戏前波折――看戏――戏后偷豆吃豆
⑶从“原因”的角度。
怀念童年是因为有:乐土—美景—趣事—伙伴
3.想一想内涵。
(1)文章以“社戏”为题,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我们是否可以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文章意图的感悟。然后组内推荐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