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2 16:11: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260字。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2.通过研读,学习本诗叙述详略得当,描写细腻传神,形象塑造真实感人的写作方法。
3.通过诵读,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把握情节,背诵课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辨字正音释义。
⑴机杼:zhù,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⑵可汗kèhán ,专用名词,不能念kě hàn 。
⑶鞍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
⑷辔头:pèi ,缰绳。
⑸燕山:yān ,山名,不能念yàn。
⑹胡骑:jì ,战马,不能念qí。
⑺戎机:róng,军事。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⑻朔气:shuò,北方。
⑼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⑽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⑾著我旧时裳:zhuó,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ù,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同。
⑿傍地走:bàng ,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2.结合课文注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诗歌脉络。
这首叙事诗,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全诗分四个部分,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段意。
板书:
第一部分:(1—3)代父从军
第二部分:( 4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 7 )借兔赞美
四、背诵课文
1.教师示范背诵,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