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5900字。
2007年课程改革实验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
第一部分
(1-3题 14分)
1.在横线上把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补充完整。(2分)
单 车 欲 问 边,属 国 过 居 延。
, 。
, 。
萧 关 逢 候 骑,都 护 在 燕 然。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题2分,共4分)
①坦然地面对生活,就能够不为处境如何而或悲或喜。陶渊明的《饮酒》中有两句诗就表现了这一点。请你把这两句诗写下面:
, 。
②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找出描写山水风光的完整的句子,将其写在下面: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8分)
①运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优秀人物的崇高品质(除文天祥外)。不少于50字。(2分)
②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节约用水利国利民,造福后人。
A.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句宣传标语。(2分)
B.请提出节约用水的两点建议具体建议。(2分)
③某校开展了争读名著活动。可是有人说“开卷有益”,没必要非得读名著。请你举例说明为什么强调读名著。(2分)
第二部分
(4-25题 5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把文中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5.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故不为苟得也 苟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