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人”话题作文写作示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25 19:41: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90个字。
“那些大人”话题作文写作示例
江苏  秦 葆   张晓明
【文题】
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你跟他们讲起一个新朋友,他们总爱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他们不会问你:“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他喜欢玩哪些游戏?他是不是收集蝴蝶标本?”他们问的是“他几岁?他有多重?他父亲挣多少钱?”这样问过以后,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你要是对大人说:“我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上停着鸽子……”他们想像不出这幢房子是怎样的。你得这么跟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马上会大声嚷嚷:“多漂亮的房子!”
这是《小王子》中的一段话。晶莹的童心,可笑的大人,有趣的描写,温和的嘲讽。你留心过身边的“那些大人”吗?以“那些大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体裁不限。
【写作指导】
题目所给的《小王子》中一段话里的“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隐含的信息是:那些大人很客观,很理性,很实际,很功利。他们没有孩子的天真、浪漫、幻想和想像。数字应是实际、功利的代名词。依据这样的理解去写“那些大人”,对“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的言和行予以“温和的嘲讽”,应该是切题的。为此,在行文时可以把比喻性话题转换成明了的中心句,如“那些大人太功利”、“太功利的那些大人不值得欣赏”等,这样抓住明确的中心,无论是发表议论,还是编述故事都可以尽情发挥了。如写记叙文,可以选择与中心句相关的人和事加以描述和刻画,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你对“那些大人”的“温和的嘲讽”;如写议论文,则将中心句作为中心论点,以此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不妨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使文章论证得具体而深刻。

佳作展评一 
那些大人

古希腊的毕达哥达斯学派奉行一句至高无上的原则:万物皆数。不过随着这所谓的真理被打破,人们也很少再提及它了。
时光如梭,星移斗转。当今社会的那些大人们,穿过几千年的历史,再次将那条原则高高举起。
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了例子:如果一个人问你早上吃了什么。孩子们可能回答道:“我早上吃了一个又大又香的包子,撑死了。”而大人们则会说:“一元钱的包子。”大人们每天工作等××路公交车,在某某街××号下车,上班共八个小时,每个月挣多少钱……大人们的生活,无一不与数字挂钩,于是他们习惯了用数来描绘事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