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第三中学2006-2007学年度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23 12:10: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小题,约6150字。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试题(2)
单位:博兴县湖滨镇第三中学   教师:王兆芬
一、书写分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栅栏(zhà)  璀璨(càn)  庇护(pì)  炽热(chì)B. 家醅(pēi)广袤(mào) 矗立(chù) 发蔫(yān) C挑剔(tī) 诘问(jié) 熹微(xī)     佃户(diàn)D. 哂笑(shàn) 荸荠(bí)   发怵(shù)   隔阂(hé)
2、请于注音处填出正确的字形。(3分)
美丽是一种天(fù)     ,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wèi)     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shuài)     而真诚。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B. 他俩50多年前是好朋友,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在他乡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C. 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D. 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会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和《雪》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郭沫若在《雷电颂》中,塑造了一个具有英勇无畏斗争精神的屈原形象。C.《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回忆了家乡高邮的鸭蛋,流露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D.《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5、填空。(9分)
①“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 “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赤壁》) ④ 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不忘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
⑤ 《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坚信能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句子是 “           ,       。”
⑥ 好读书,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⑦             ,在乎山水之间也。
6、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一位老者以自己的年龄为题,出上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你能否从对联中知道老者的年龄?(2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6分)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到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7、“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2分)                                
8、“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2分)
                                                                          
9、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人物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二)老北京的小胡同(11分)萧 乾
    ⑴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⑵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⑶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