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40个字。
把握重点,巧用方法 中考语文冲刺方法讲稿
把握重点,巧用方法
宁波七中 刘含君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下午好!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仅有15分,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一,应认真“吃”透近两年宁波市的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书写”“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五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再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五大板块简单说明。
1、书写部分。做到书写正确、端正,卷面整洁,对书写美观不做要求,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不扣分,这要求考生平时书写注意规范,落笔要正确,尽量少做修改。
2、积累与运用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考纲中要求背诵的50篇文言诗文中的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如:会当凌绝顶, 。属于识记题。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就会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属于理解题。还有积累题、运用题等。所以, 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另外,变换句式、衔接句子、仿写句子、压缩语段、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是考试的热点,都应认真复习掌握。
3、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