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个字。
2006—2007年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出题人:白少成
考生注意: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 目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文练笔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运用:(30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语言运用题:(3分)
黎鸣在课外看了《魔戒》三部曲,记录下了一些情节,但是以下每句加点字都有一个错字或错音,请用线画出并在括号里更正。
(1)咕噜自从得了指环就变成一个丑陋(lòu)、污秽(suì)的怪物,永远忘记了面包的香味,树的声音和风的温柔。( )
(2)巨大恐怖的声音嘎(jiá)然而止。天地晦(huì)暗,索伦的邪眼扭动挣扎(zhá)着,然后突然爆裂。( )
(3)现实震憾(hàn)着,烧灼(zhuó)着,威逼着每个人。( )
2.根据语境,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写的动词依次是: (只填写序号)。(3分)
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 了革命火种,
了革命力量, 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 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a播撒 b实现 c 谱写 d确立 e锻造 f形成
3.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找成语”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当我们阅读古代典籍,会发现许多用词凝练、意蕴丰富的成语:出自《 》中的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懂得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出自《孟子二章》中的成语“ ”,让我们明白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的人生哲理,“ ”成语让我们懂得了获取天下必先得民心的道理。
4.古诗文填空。(10分)
(1) ,愁云惨淡万里凝。
(2)晓战随金鼓, 。
(3)蒌蒿满地芦芽短, 。
(4)《桃花源记》中关于桃花源外部环境描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捕蛇者说》中,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时,与“苛政猛于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在《龟虽寿》和《观沧海》中用同样的诗句表达内心的情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是____________;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__________。(3分)
6. 请你指出下面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分)
(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
纷纷落着。( )
(2)如果遇上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
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 )
(3)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
7.修改下面的病句。(2分)
(1)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晖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
等奖。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 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