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800字。
南师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第1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悭吝 信笺 翩跹起舞 两情缱绻
B.绮丽 脐带 敬祈指导 杞人忧天
C.癫痫 兵燹 娴于辞令 涎皮赖脸
D.熹微 膝盖 休戚相关 栖身之所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北海道生活为背景,画面上出现富良野广阔壮丽景色、美轮美奂的紫色薰衣草花田,深深震撼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B.主讲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历代传统家具线描图,其中有几件简洁流畅、张弛有度,相比之下显得那么卓尔不群、气质脱俗,不知觉间,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C.面料印染与后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曾几何时,我国纺织晶后处理非常落后,现在应该说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
D.前两天因公出差,闲来无事,在北京买了一份当地的晚报翻阅,突然发现该报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差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
A.家长对孩子的预期要求普遍抬高,这样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结果适得其反。
B.年青时什么都可以拒绝,就是不可以拒绝学习;就像一棵树苗,如果在生长阶段拒绝吸收养分而错过了生长期,这棵树的未来就永远在其他树的遮蔽下。
C.法制的漏洞、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不完善,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到世界公认的警戒线, 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
D.要使今年的高考复习扎实高效,就必须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各科任老师和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中文信息处理,是用计算机对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转换、传输、存贮、分析等加工的科学。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是一门与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数学、控制论、信息论、声学、自动化技术等多种学科相联系的边缘吏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包括汉字信息处理和汉语信息处理两个部分。
汉字信息处理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关键和基础,其难点是汉字编码问题。汉字编码的设计,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用户<专业录入员、一般用户等)的需要制定出不同的技术指标,如:输入速度、存贮空间、处理效率以及掌握输入方法所需的训练时间等。并且,应由国家统一评选出几种标准的编码方案,以实现汉字编码方案的标准化。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了数百种汉字编码方案,其中部分方案已通过上机实验,或已被采用。除此之外,还研制出了各种汉字输入键盘、汉字字库、仿真汉字终端、汉字打印机。汉字的内码有效地解决了中西文兼容的问题;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已研制成功;同时,手写体和印刷体汉字识别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汉语信息处理是汉字信息处理的进一步发展,它要在汉字输入的基础上,研究汉语的词汇、句法、语义、语境的自动处理问题,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高级阶段。目前,汉语信息处理在机器翻译、汉语的人机对话和中文情报检索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机器翻译目前已研制出英汉、俄汉、法汉、日汉和汉外等系统,其中有的系统已经迈向了实用化和商品化的道路。现在,我国已出现了不少研究情报检索系统的单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情报检索的关键是情报检索语言的建立,词的切分问题也将直接影响情报检索系统的工作; 目前中文情报检索系统已经实用化。至于汉语的人机对话,目前还只限于书面语部分,有关汉语语音的人机对话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有的学者正在设计中文听写机,以实现汉语口语的自动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