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1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 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 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忧郁:愁闷。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陶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怂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兢兢: 小心谨慎的样子。
促狭: 爱捉弄人。 撮合: 从中介绍促成。
理所当然: 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战战兢兢: 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安然无恙: 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无恙: 没有灾祸、疾病之类令人忧愁的事。
六神不安: 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六神”: 道教的说法,人的心肝、肾、脾、肺、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三、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四、写作背景: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
1、解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4、小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别里科夫这个人物的?
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 衣、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社会影响等方面刻画他守旧愚蠢和对行将灭亡的旧制度的忠实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