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2 21:51: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紧扣教学重点,注重探究式教学
约4740字。
进学解
江苏省盱眙中学   刘立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唐宋八大家散文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优秀篇章,影响深远。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唐宋八大家散文的学习。
1.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2.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属于历史散文范畴,如《左传》等。
    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除子,史专著外,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构造形象的方式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
    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古拟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表现.而且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
3.唐宋八大家的由来: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学生阅读《唐宋八大家散文》p.89-91)
二.常识简介
1.了解韩愈(学生简介,教师总结)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他是唐代着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韩愈文章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
2.解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