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案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本课研究重点:
1. 了解老庄思想的初级体系和精髓所在。
2. 阅读《逍遥游》全篇。
3. 认真阅读《庄子》其他篇目并尝试翻译。
Ⅰ.必备知识精选
一.生字
抟(tuán):盘旋着往上飞。
坳(āo):低洼的地方。
夭(yāo)阏(è):阻塞。
决(xuè):快速的样子。
数(shuó)数(shuó):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王力《古代汉语》注(shuò)(shuò),意义基本相同。
泠(líng):泠然,轻快的样子。
二.词语
北冥:北方的海。冥,通“溟”,一本即作“溟”。
怒:奋发。
海运:海因风而动。王力《古代汉语》注,指在大海上运行。
志怪:记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比喻奔腾游动的雾气。
培:凭。培风:即乘风。
枪:触,碰。王力《古代汉语》注,“枪”,也读qiǎng。
果然:充实之状,此处为食饱之状。果:意义同“食不果腹”中的“果”。
晦朔:晦:阴历每日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日最初一日。晦朔:指一月的时间。
Ⅱ.研究性学习资料精华
一.庄子及《庄子》一书: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在那里过着隐士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否志焉。”(《老子韩非列传》)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是《庄子》的特点。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 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庄子的身世不可确考,从《史记》本传和《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可以大略知道一些。
庄子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