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9/4 14: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br>
1、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哲理性语句的含义。<br>
2、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br>
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章。<br>
◆教学重、难点<br>
1、情和理的融合。<br>
2、含义丰富语句的理解。<br>
◆教学方法<br>
1、介绍法;2、讨论法;3、比较法。<br>
◆教学时数:2课时<br>
◆教学步骤<br>
第 一 课 时<br>
教学要点<br>
1、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br>
2、  深入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深邃的哲理。<br>
一、导语设计<br>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院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位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是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看着这尊塑像,常常令人想起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文学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他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的成功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认为他是“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作家”。 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举世震惊,在人们的悲痛中,8月20日,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下<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