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800字。石狮一中2006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地球撑不住人类的胃
“西方国家摄取食物的方式,是导致其他地区饥饿的主要原因。”这是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提出的警告。据统计,30年前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要吃掉50磅的肉,而近年来,光牛肉每人就要吃掉100磅,大多数人每年吃下去的蛋白质是身体需要量的两倍。有人计算过,美国人每年吃掉的肉若换算成谷类,平均每人的用量将超过1吨,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均谷物消耗,还不足400磅。一项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美国的谷类有80%到90%都是拿来喂动物的。
中国的情况更不容乐观,1988至1998年间,肉食的消费量整整增加了一倍,达到了人均46千克,是发展中国家平均值的近两倍,超过了韩国和日本等高收入的亚洲国家,成为亚洲保持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中肉食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从生态学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这对人口超过12亿的中国来说,不啻是一场灭顶之灾。尽管我们非常自豪地宣称中国只用了不到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但是这种成就的相当部分是靠压榨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的。据统计:中国过去30年中,1500万公顷的耕地转为他用;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给12多亿人口提供粮食已使我们的土地不堪重负,对肉食和乳制品需求的激增则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牧草的供应有限,必须用粮食喂养牲畜,这使谷物需求量大幅度上升。1990年饲养用谷物占谷物总量的20%,1999年已占到40%。而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决不亚于工业污染。大量肉食品的消费令中国无法承受,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肉食的需求量。
肉食可以说是人类食物中最不经济且最低效的一类。通过精确的计算,一磅肉类蛋白质是同等重量的植物蛋白质价格的十几倍,而肉类蛋白质很不容易被人体吸收,我们吃下去的肉,其中只有少部分的蛋白质被吸收,其余大部分都被排泄出去了。在食物生产上,种植植物比生产肉类相对而言就经济实惠多了。比如一块田用以养牛吃肉,只能生产1磅蛋白质;若同样面积的土地用于种植黄豆,就能生产16磅多的高质量植物蛋白质。而且,饲养动物还极其浪费水源,据计算,饲养动物所用的水是种植蔬菜谷类所用的8倍。
因此,许多令各国首脑们感到束手无策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饥饿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并非人们以为的那样,是地球上的资源已养不活这么多的人口,而是地球实在满足不了人们无底洞似的贪欲,更喂不饱“饕餮”们那穷奢极欲的胃。营养学家珍·梅耶认为,只要人们把肉类生产减少10%,节省的谷类就可供6000万人食用。如果全人类减少一半肉食,则可解救全球的饥饿人口。现在,许多西方科学家认为,未来食物的需求依靠植物蛋白质才能解决,所以目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投入经费,开发用黄豆面粉制成的植物蛋白食品。 (摘自《作家文摘》,有改动)
1.从原文看,以下对“这对人口超过12亿的中国来说,不啻是一场灭顶之灾”一句中“灭顶之灾”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YCY ( )
A.指1500万公顷的耕地转为他用。
B.指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高达38%。
C.指中国人对肉食和乳制品需求的激增。
D.指肉食需求量的增加,饲养用谷物量的大幅度上升,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国家肉食大量增加,会导致其他地区的人们挨饿。
B.中国虽然用不到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占全球20%的人口,但如果对肉食需求不断增长,则前景堪忧。
C.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在食物生产上,生产肉类产品远不如种植植物。
D.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发了黄豆面粉制成的植物蛋白食品,满足了人们对食物中植物蛋白质的需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6分,每小题3分)
破译精神疾病之谜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抑郁症等疾患常常呈家族性发病,近来,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这类疾病的易感基因,并破译了这些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大脑的信息传递过程而导致精神疾患的。
化学信使5—羟色胺通过抗抑郁药物的一个作用靶受体传递化学信号,而决定该受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与抑郁症高发密切相关。2003年度,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两者相关的秘密:该等位基因只有在紧张的状态下才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