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30字。
《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吴 丹
2006年6月7日
一. 大纲与教材分析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因此我选择了初中汉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二十三课《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小故事,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知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二. 学生情况分析
1.在知识掌握与能力理解方面,文言文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些生涩难懂,初次接触一种文体注重的是兴趣的培养,所以我选择的是一篇文言小故事,内容浅显,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入门,产生学习兴趣。
2.在生理上,初一学生好动,但是爱发表见解,于是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关于“太阳何时离我们近”的讨论。这是学生喜欢的科学知识,以此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
3.在心理上,这个年龄的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所以要注重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优良的思想品质。
4.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因此要多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从三个维度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探究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