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80字。
第二单元 童年趣事
十 柳叶儿
宋学孟
★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 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3.学习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精彩语句饱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学习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精彩语句饱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精彩语句饱含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可以说是阳春三月,春回江南,人民公园、迎宾公园的河边已是杨柳依依,多么富有诗情画意。不禁让我们想起贺知章对她的咏叹,大家齐背《咏柳》。的确,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而当代作家宋学孟在他的叙事散文《柳叶儿》中却说“我总忍不住要摘下一片嚼一嚼”他在咀嚼什么呢?让我们摘下一片《柳叶儿》,一起来尝尝是什么滋味。(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二、简介背景。
要想知道宋学孟在咀嚼什么,我们先要来了解一段历史。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
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三、检查预习。
嚼jiáo 涩sè 瓜秧yāng 咔嚓kā chā 捋luō 逞能chěng 噌噌cēng 甩shuǎi
蒙蒙亮mēng 咯嘣嘣bēng 勒紧lēi 飕飕sōu 兀地wù 痴chī 攥干zuàn 剁碎duò 茬chá
多音字:
嚼(大吃大jiáo,咀jué) 蒙(mēng头转向,启méng,měng古) 勒(lēi紧,悬崖lè马)
解释词语:兀地 茬
舒展:不卷缩,不皱。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攥:握。 赞赏:赞美赏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大家听课文朗诵,思考一个问题:柳叶儿好不好吃?它的味道怎样?作者对柳叶儿有一种怎样的特殊感情?(可根据文中原话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