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00字。正确使用词语
学习目标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二次备课
学习重难点 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正确使用实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分三节来学习。
二、正确使用实词
(一)指导学生自习:了解一般实词的特点(《南方凤凰台》P27)
(二)看“课前热身”,把握命题趋势 ,并补充一例讲解:
(2002年春季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解析:“限定”是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定,而“限制”或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等动词性短语,或专指一种规定的范围,从语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范围,也涉及数量的规定,所以应用“限定”。“抨击”是指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结合语境,新文化运动对八股文的批评形式更应用“抨击”,而“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较为泛泛。“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见的”,前者偏重于“名称、典故、书籍”等,后者更重于词语、文字,结合语境,“八股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字词了。应选D。
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考查。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点。辨析近义词可以从词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仔细分辨其词义在大小、轻重、褒贬、表达的侧重点等差异;分辨其在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照应、搭配上的差异。
(三)介绍“正确使用实词”考点落实的技巧。
1、要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2、认读近义词,学会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河流——河 局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