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1 7:09: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20字。
12  蟋蟀在时报广场
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复述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文中形象的含义。
    3.通过片断练习,培养学生想像力,提高写作水平。
过程和方法
    在阅读、思考、发言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精神;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真挚的友谊能帮助人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苦难,驱散心灵上的乌云,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重点
学习童话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设计曲折动人的情节。
难点
1、借这篇童话来了解美国风情。
2、理解切斯特成功后却要回乡的原因。教学突破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关联系。促进思维。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谈谈你在课前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关于美国的风土人情。
2.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以“你对美国知多少”为话题交流旧知。学生交流时尽量围绕“流浪汉”、“流浪歌手”、“美国贫民”几个关键词
3.导人:有一天,一只蟋蟀意外地来到了纽约,从此改变了它的生活和命运,它会有一段怎样的经历呢?它会适应纽约的生活吗? 
二、梳理课文情节
   1、字词积累:
喧闹       忧郁      污垢      陶醉   
弥漫       涟漪      萦回   
孤苦伶仃     家喻户晓
2、 自由朗读课文后,指导同学们以蟋蟀的口气(第一人称),按顺叙的顺序来叙述这只蟋蟀的遭遇。
     朗读课文,并思考讨论如何将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如何按顺叙来复述课文。采用小组复述的方法,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使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
参考提纲:
“我”在乡下的生活、“我”是怎样来到纽约的、“我”在纽约的主要经历:
结识朋友——啃破钞票——意外失火——演唱成功
三、分析主人公
1、课文中塑造了哪些形象(角色)?且各有何特点?
2、作者要借助这几个形象,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各抒己见)
友谊助人渡难关,真情促人获成功。一个乡下的蟋蟀偶然问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生活没有着落。是马里奥收留了他,使它不再寂寞。在切斯特因咬坏美钞而遭到禁闭时,塔克解囊相助。他的成功更是完全来自真情。
3、组织同学们交流积累的有关友谊的名言。并说明哪句能借过来描述作者的思想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