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90字。
体悟错过,走向成熟
——刘心武《错过》教学实录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中学 张玲
邮政编码:222100;电话:13851391862
0518——6239921
设计意图:
《错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的文艺性政论文,作者以辨证的观点阐述了对“错过”的正确认识,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初二的学生没有相应的人生体验,也就很难理解蕴涵其中的哲理,因此我就把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上。通过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哲理,再用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错过”的体悟,以“读”——“品”——“读”贯穿全文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2.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教学难点:
学生对“错过”的深刻体验。
教学进程:
一、唤醒记忆,导入新课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十五年前,在一所大学的教室里,现代汉语老师正在训练学生的发音。他投入地给学生做示范,从口形、舌头、牙齿,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学生在努力地模仿、模仿,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只有一个女生在随便地翻着书,心不在焉,并窃笑周围同学的表演。她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根本没什么问题,平时还好为人师地帮别人纠正。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普通话测试完后,老师公布了不及格的学生名单,在不多的名字里竟有那个女生的名字……那个女生就是我,十五年前我错过了学习普通话的最好机会。同学们,在你的人生历程中肯定也有”错过“的体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学生思考片刻,举手回答)
生1:小学毕业时,因考试分数及家庭经济的诸多原因,我最好的朋友没有和我报考同一所学校,我错过了一段纯真的友谊。
生2:去年的“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歌唱水平原本不错的我,因怯场发挥失常,与“十佳”失之交臂。
生3:上个星期坐公共汽车回家,因注意力分散,错过了下车的时间,害得我直到天黑才到家。
师: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面对这种种“错过”,你我的做法也各式各样。那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错过”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当代作家刘心武,走进他的美文《错过》,去倾听他对“错过”的真诚道白!(投影课题、作者)
二、品味语言,把握哲理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饱含哲理的句子,等会我们共同探讨、品味。(学生自由朗读三分钟左右)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与文本对话,深入体味作者的观点,请同学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提一个要求:发言的同学先说节码,再读句子,好吗?
生:第6节,“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富有哲理。
师: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没错过”与“错过”屡见不鲜,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有了它们,生活才丰富多彩,有姿有味。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不错。其实呀,对一句话的理解我们只要抓好关键词,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同学们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吗?
生齐答:“经纬线”!
师:对!“经纬线”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而提到“经纬线”,我们的脑海中可能会立即浮现出地球仪的形象,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纵横交织”。我想再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人生是由许许多多的错过和获得纵横交织起来的,我们要学会品味。
师:理解得更进了一步,很好!对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不仅要理解,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