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审题失误例说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14 22:12: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40字。
话题作文审题失误
审题不当导致作文满盘皆输,触目惊心,令人扼腕。这里,既有理解方面的错判更有思维上的偏差,下面综述其常见情形、产生原因、思维表现,以供审题对照自查,规避“道岔”,切中核心。
一、误审形、因、纠
1、偷换概念
审题时,未加细辨即用一个似是实非、似同实异的概念置换题目概念而致指东说西,自己还冥然不知。今年高考出现了多道涉及词语概念理解的作文题,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在此提醒避免概念偷换尤显必要。
如0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愿景→ 理想;前途;希望等
    理想、前途、希望都不等于愿景,否则,还造这个词出来干嘛。
06年湖北高考作文题(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三顾茅庐→ 礼貌待人
 “三顾茅庐”象似“礼貌”,实则含诚心诚意地邀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等意,与“礼貌”无关。这个混淆属典型的未加分辨。
三→ 三叔的高考故事
对“三”的理解没有放到“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中去追究,单纯把它看成一个数字。
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意气 →义气(不能讲“哥们义气”)
 “义气”一词与题目提供的三个解释完全不粘边!
06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作文:肩膀):
   肩膀→ 手臂;臂膀(断“臂”山随想)
从比喻、引申的角度讲,“肩膀”容易联想到的词是:依靠,基础,前提,奠基等;而“手臂”容易联想到的词却是:援助,连接,扶持,推力等。
又如05年江西高考作文题(脸是大家熟悉的**,以“脸”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脸 →貌(谈“以貌取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显然,“貌”这个概念的范围比“脸”要大,它们是包含关系;至于“面朝大海”中的“面”是“面向”之意,与题目似是实异。
归因
1、没有把词意放到话题中去看待,就题目论题目,就名词论名词,就词义论意思。
2、先入为主:凭以前对某个词语的固有理解,脱离话题情境释义。
3、对“似是实非”不加追究,不假思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