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90个字。
第3课《求知善读》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教学目的:①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并学习围绕中心论点多层面进行论证的方法。
②体会并学习运用名言和事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③积累关于读书求知的名言,认识读书的意义。
教学重点: 目标①、②
教学难点: 目标①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 教学过程
一、 导向:
1、导语:
培根说: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不足。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多才多艺的高占祥在《求知善读》一文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揭示目标:
①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并学习围绕中心论点多层面进行论证的方法。
②体会并学习运用名言和事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③积累关于读书求知的名言,认识读书的意义。
二、 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慰藉jiè 愚昧mèi 骁勇xiāo 睿智ruì 摒弃bìng 笃行dǔ 发酵 jiào 陶冶yě 狭隘ài
2、积累下列词语:
①陶冶: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②睿智:见识卓越,富有远见。
③慰藉:安慰,抚慰。
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男儿相别三天,就应当另眼相看,极言进步之快。⑤⑥⑦⑧⑨⑩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高占祥,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书法家、摄影家。他著的《人生宝典》被评为中国青年优秀读物。本文就是选自该合集之中的。
背景资料:高占祥同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针对记者提出的“你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回答说:“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增加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其次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经验教训,编写一本简练的、生动的、易于被人们接受的德育教材。我写过一本关于道德教育的书——《人生宝典》,就是因为当年抓德育建设时,发现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而当时的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都有。我写书时就想,写人类共同的真善美的东西,尽量避免和政治挂钩,不跟着风头跑。现在厚黑学、撒谎术,迎合青年心理的这谋那术,太多了,而正经的道德修养方面的书很难找,我曾建议文明办的同志,要让我们的德育教材更具有可读性。”
3、感知内容:
①齐读题目后回答:从题目上,你们读出了什么信息?(是论述“求知”与“善读”的关系)
②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并梳理文章的思路。提示:画出每个段的中心句,想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