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ppt1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中第四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5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11 19:47:2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52张。另含教案。
前《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确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2 、学习本文主要以对话形式开展议论的写法。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精神。 
 •  美育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优美语言艺术的能力。 
  [ 学法指导 ] 
 •  学法指要 
 1 、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不必像上语法课那样细讲。主要让学生体会情此力矩所表现的美妙意境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旷达情怀。 
 2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简要交代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全文的感情基调,认识、分析主客观两种思想的差异,以及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  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主客问答两个段落。 
 •  师生互动设计 
 •  学生阅读课文,向老师提出疑难问题; 
 •  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讨论 
 •  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 
 •  如何看待失意? 
 •  苏轼提出的寻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 教学步骤 ] 
 •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留影纪念。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出游时最喜欢做什么呢?吟诗作赋。譬如今天要学的散文,就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虽说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题为《前赤壁赋》。 
 (二)写作此文的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 1082 )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年( 1080 )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