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7 11:34: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80字。
《鲁迅自传》教案
重点:
1.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在反复朗读中领略课文的感情色彩,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封建没落家庭。青年时代鲁迅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能够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他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20世纪20年代他陆续发表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他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粉碎了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从1927年到1935年,他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这些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还主编《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周刊;热忱关心、积极培养青年作家;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二、文章结构
本文共四段,按内容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个人生活、求学、工作的经历。
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第1段写少年时代。叙述自己出生至18岁以前在绍兴老家的情况,包括出生的时间、地点、父母简况以及家庭境况等。作者13岁时家遭不幸,“一场很大的变故”,导致家中“几乎什么也没有了”,作者只好“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一个“寄”字,就把家境的困难程度点化出来:寄人篱下,必受冷遇,“乞食者”的滋味是何等难忍!面对困境,作者并未消极沉沦,“决心回家”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他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
作者“决心回家”并没有改变家庭的困难。“父亲又生了重病”,这对于原本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但作者“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一个“总”字,写出了家人或亲友屡次劝他去走那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的现实和他屡次坚决拒绝的态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那两条路的鲜明态度:做官老爷的师爷,为虎作伥,欺压百姓,作者厌恶;去做商人,贪心钱财,惟利是图,作者不齿。那么,作者要走什么道路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第2段的文字。
第2段里,作者较详细地叙述了自己年青时代的探索,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作者考入水师学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