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400字。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江苏省洪泽中学 李爱宝
【备课时间】 2005年 11月12日 【上课时间】2005年12月 日
【课 型】作文
【教学目的】
⒈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表及里地分析 。
⒉ 掌握一些方法,让文章更理性点。
【教学重点】学会由表及里地分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剖析】
这是属于发展等级的一个要求。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评分标准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等级评分法,发展等级采用一点突出评分法。所有这一切就是想给考生以更大的自由,更有机会找到合适自己的表达方式,更方便发挥自己的优势;鼓励考生在显示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写得有点个性,有点特色。
二【能力解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策略解读】
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往往很难一眼看出;同时,其本质也有层次深浅或主次的区别,不易一下抓准。因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做出判断。要由外及内,由现象到本质,不断追问问题的实质,层层深入的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侧面和反面,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1.要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儿”的凡人小事,如果能开动脑筋,透过那些“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去发现蕴含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2.掌握把握本质的一些方法。要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如1995年高考作文题中的寓言诗《鸟的评说》,描述了一群鸟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的怪现象,在审题立意时,首先必须揭示出这一群鸟的本质特征: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否则,议论就无从谈起。在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也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再如,1997年高考大作文,要求把试题提供的两则材料结合起来思考,联系实际展开议论。第一则材料讲的是大多数青少年最赞赏“助人为乐”的品格,第二则材料讲的是不少人碰到别人有麻烦时会“悄悄走开”。粗看起来,这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截然相反,然而,透过现象作仔细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不同现象的本质恰恰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