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0字。
课文标题: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教学目标:
1.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2.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形式甄别、语言赏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 唐皇朝衰落的开始。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的。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它抒写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二.朗读: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节奏划分参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 诗句分析
1. 《春夜喜雨》“喜”在哪里。
《春夜喜雨》这一诗题,感情色彩很浓,其中三个字表景物,一个字表感情。其中“喜”字是关键,直接表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联直接写了“春”、“雨”两个字。春雨好,好在下得及时。春天,是万物萌发生机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滋润。正当这个时候,雨就来了,这不是“知时节”吗?面对着这场及时雨,诗人的心里欣喜极了。其中“好”、“乃”最能体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直接写听觉。这场夜雨是随着风悄悄地来到人间的,它轻轻地不声不响地滋润着万物, “夜”、“润”最能 体现诗人的心里对它充满欣喜与敬佩的心情。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一联写的是雨夜的环境。这时原野、路径、云块虽然是一片漆黑,惟有江上的船只却仍然灯火通明。它象征诗人心头升起的希望,相信春雨会绵绵不断,下很久、下很长时间,定然会彻底地滋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