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550字。
精选语文版七至九年文言文选段,题目设置与中考接近,对指导学生复习文言文有积极意义。 初中文言文文段精选精炼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11-14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通风换气 B.政通人和 C.通宵达旦 D.博古通今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缘:( ) ②俨然:(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4.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
答:
二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完成1—4题。(13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 B.非天质之卑(低下)
C.生以乡人子谒余(接见) D.言和而色夷(平和) 答[ ]
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 B 无冻馁之患
A 其一犬坐于前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C 流辈甚称其贤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4.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
三. 阅读《曹刿论战》的节选部分,完成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