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000字。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秦汉是中国文学的形成期。秦代文学成就甚微,稍有成就的仅李斯一人。汉代是我国文学自觉的萌动期,辞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政论散文和史传文学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诗歌远不及前二者,但在文学史上亦有重要地位及影响,尤其是乐府民歌。本编分论说散文及辞赋、史传文学、汉乐府民歌、文人诗歌四章,依次论述介绍了这一时期各类文学的发展过程及重要作家作品,其中李斯、贾谊、刘安君臣、王充的政论散文,枚乘、汉赋四大家、《史记》、《汉书》、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是重点介绍的作家作品。
第一章 论说散文及辞赋
一、基本知识
1、《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一部的系统论说散文集。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称《淮南鸿烈》,约完成于武帝即位初。其编撰的目的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道。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文风不拘一格。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
2、骚体赋:赋的一种,指体制上模拟楚辞而以赋名篇的作品。以“兮”字句为主,句式已经散文化。汉初骚体赋最流行,后世各代皆有创作。
3、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4、“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5、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归田赋》
2、阅读作品
枚乘的《七发》、扬雄的《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