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散文阅读特训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17 8:25:2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830个字。
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特训
〔考点透视窗〕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初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此,课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它题材丰富,内容广泛,考点多,始终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散文的考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考查形式包括: 
   (1)字词含义:   
   (2)词语妙用: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考查形式指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 
   (1)仿写 (2)谈感受 (3)续写 
〔中考风向标〕:〕
自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试题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的散文阅读部分试题,我们发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确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首先,就所选择的散文材料而言,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情感体验、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
二、淡化课内选文,有明显偏重课外的趋势
三、突出鲜明个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四、注重名家名篇,带有很强的名人效应
其次在考查形式上注重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考查学生整体阅读材料的能力
二、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分量明显加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