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则材料,约5370字。
高中元曲阅读训练
一、[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_______,“马嵬坡”是_____。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恨不得明皇掌中看”,是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
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D.此曲化用了李白“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唐明皇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3.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作者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二、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①,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红叶:唐代有红叶题诗配佳偶的故事。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随水飘出宫外,被一书生拾得,后来终于巧结良缘。②白衣送酒:陶渊明重阳节在宅边菊丛摘菊,好友王弘派僮仆(白衣人)前来送酒。陶渊明当即酌饮,醉而归。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穿白衣。
1.这首元曲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和______两种。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最后两句,作者希望有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供他一人独酌以消愁。
B.第二句的“黄花”是指黄色的花,和第一句的“红叶”形成色彩的鲜明对比。
C.这首元曲是一篇触景生情之作,虽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但用词铸句,描摹景物,以及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颇具艺术功力。
D.首句使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表现作者偶遇佳人的美丽爱情。
3.请找出能体现暮秋特征的景物形象,并说明它们和抒写愁情的关系。
三、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这首元曲的开头运用了_______的神话传说。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雪练寒”,“雪练”指瀑布雪白如长长的白绢;“寒”,是说处在寒冷的季节里。
B.作者描写地上瀑布,却从“天机”落笔,打通天上人间,给读者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
C.最后三句连用三个比喻写出瀑布的动态,以“白虹”、“玉龙”、“晴雪”为瀑布绘声绘色,以“饮”、“下”、“飞”极写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
D.这首元曲形象鲜明,气韵生动,主要得力于夸张的成功运用。
3.这首元曲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一种,说说其表达效果。